搜索明星 | 明星列表 | 分类明星 | 最新主题 | 精华主题 | 热门主题 | 视频主题 | 排行榜 | 我与明星 | ||
凯凌明星网>大陆地区>歌手>刘欢>明星档案 | 新|精|热|图|视|歌 | 排名第374位 |
| ||||
刘欢,(Liu Huan),天津人。中国著名歌手,知名音乐人。因在流行音乐方面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大陆地区最知名的“音乐教父”超级巨星,在华语歌坛极具影响力。自1985年夺取首都高校英语和法语两项歌曲大赛的冠军以来,一直屹立于歌坛之巅,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流行歌坛“大哥大”。1987年,中央电视台热播电视剧《雪城》和《便衣警察》,两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心中的太阳》和《少年壮志不言愁》,让刘欢的一夜之间名字家喻户晓。曾演唱很多著名经典电视剧主题曲,代表作《少年壮志不言愁》,《弯弯的月亮》,《千万次的问》,《得民心者得天下》,《好汉歌》,《凤凰于飞》,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早在1987年的抽样调查中刘欢的知名度就已达87%。2013年1月1日刘欢在北京万事达中心举办《倾听我们的年代——留欢2012》大型演唱会。 | ||||
四、刘欢介绍: (提供资料)姓名:刘欢 外文名:Liu Huan 性别:男 生日:1963年8月26日 地区:中国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 婚姻:已婚 生肖:卯兔 星座:处女座 血型:O型 身高:172cm 体重:80kg 学历:国际关系学院法国文学专业 代表作品:弯弯的月亮,千万次的问,从头再来,少年壮志不言愁我欲成仙 经纪公司:中国唱片 身份:中国著名男歌手,知名音乐人 简介:刘欢,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早在20多年前的抽样调查中知名度就已达87%的音乐人,自1985年夺取首都高校英语和法语歌曲比赛双料冠军以来,一直屹立于歌坛之巅,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流行乐坛的领军人物。以一个歌者形象走进人们视线的刘欢同时具有很强的音乐创作能力,从最早的歌曲《磨刀老头》《你是一面旗帜》《丁香雨》到风靡全国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东边日出西边雨》《胡雪岩》中的原创音乐和歌曲,除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演唱,刘欢还包揽了全部的作曲(部分含词),编曲和制作,刘欢是中国内地头一批为数不多的能用电脑编曲和制作的音乐人之一。早在1990年和1996年刘欢就已先后当选为“全国十大青年作曲家”和“中国十大词曲作家”,并且两次都是同时获得“十大”歌手和“十大”作曲家称号的音乐人。时隔16年,刘欢为电视剧《甄嬛传》创作的音乐在2012年再一次带给人们惊喜,受到了圈内外人士的一致认可和普遍好评,主题歌《凤凰于飞》更是广受年轻人青睐。 刘欢除了是一位集作词作曲,编曲,制作和演唱于一身的全能音乐人,他还致力于音乐教育二十多年如一日。他先后在自己任职的国际关系学院和对外经贸大学开设《西方音乐史》选修课程,并应邀到北京数所高等院校举办过音乐讲座,为学生普及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耕耘不辍。 2008年8月8日,刘欢登上了演唱生涯的最高峰,与莎拉·布莱曼共同演唱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 主要经历:963年8月26日出生于天津的一个教师家庭,1976年至1979年先后在天津体育馆中学,天津12中和61中念初中, 1979年至1981年在天津耀华中学读高中, 1981年至1985年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法国文学专业, 1986年至1987年志愿参加中央讲师团赴宁夏石嘴山支教, 1988年6月8日在北京青龙桥与时任湖南电视台编导兼主持人卢璐登记结婚, 1991年9月2日女儿刘熠思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诞生, 2010年4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功进行右腿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1987年至今,先后在国际关系学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西方音乐史》, 1985年至今,创作和演唱了不少中国听众和观众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 音乐年鉴:*夺得北京首届高校英语,法语歌曲比赛双料冠军(1985年)*随中央讲师团自愿赴宁夏石咀山支教一年,讲授音乐(1985-1986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电影世界》周末文艺晚会录像,分别用英语和法语演唱了《我爱乡村摇滚》《我的路》以及电影《野鹅敢死队》和《德黑兰43年》的主题歌。这是他第一次进棚录音,也是他首次录像。当时录音不能分轨不能修音,必须与乐队一气呵成(1986年) *首次为电视剧录音——电视连续剧《雪城》主题歌《心中的太阳》《离不开你》(1987年) *录制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1987年) *荣获《人民日报》主办由全国读者投票评选的“八八十大金星”称号,得票数位居第二(1988年) *为时事政论片《世纪行》创作主题歌《你是一面旗帜》(1988年) *自己出资自己制作和录制翻唱专辑卡带《刘欢的沙龙》(1988年) *连续三届当选“全国影视十佳歌手”,是唯一三获殊荣的歌手(1988年,1990年,1992年) *凭借歌曲《丁香雨》《黑船》获得《中国青年报》主办的“全国十大青年作曲家”创作和演唱双奖(1990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首次大型赈灾义演电视直播晚会,演唱《世界需要热心肠》,并因“迟到”风波被央视“封杀”长达三年(1991年-1993年) *与歌手韦唯共同发起北京演艺界赈灾义演,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共募得善款1600万元,并与众明星录制和演唱了专为此创作的歌曲《共有的家园》(1991年) *应导演郑晓龙,冯小刚的邀请为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写原创音乐(1993年) *应北京奥申委邀请与韦唯合作录制奥斯卡奖获得者乔治·莫罗德专为北京申奥创作的歌曲《祝福北京》英文版,并赴摩纳哥参加2000年奥运会举办国揭晓仪式(1993年) *应邀赴美国参加在举世闻名的音乐圣殿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演出(1994年) *《北京人在纽约》的原创音乐获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电视剧优秀音乐创作奖”(1994年) *与韦唯合作演唱第十一届亚运会歌曲《亚洲雄风》(1990年),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主题歌《五星耀五环》,首届东亚运动会主题歌《崛起的东亚》(1993年)和第八届全运会主题歌(1994年) *应邀赴日本参加第十二届广岛亚运会开幕式和平音乐会,演唱自己的作品《让我们同行》(1994年) *应导演米家山邀请为电影《带轱辘的摇篮》创作音乐(1994年) *应邀与词作家陈哲先生合作为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残运会创作录制《让我们同行》(1994年) *应导演赵宝刚邀请为电视连续剧《东边日出西边雨》创作音乐(1995年) *应文化部邀请赴罗马尼亚担任布拉索夫国际流行音乐节评委(1995年) *在“中国当代歌坛经典回顾展”大型活动中获“中国十大歌手奖”和“中国十大词曲作家奖”,成为唯一获得双项殊荣的音乐人(1996年) *应出品人朱时茂和制片人王伟的邀请为电视连续剧《胡雪岩》创作音乐(1996年) *应编剧张之路先生邀请为电视连续剧《第三军团》创作音乐(1996年) *应导演金舸邀请为电影《青春旷野》创作音乐(1996年) *签约索尼音乐和上海声像(1997年) *发行首张个人双碟精选集《记住刘欢》白金销量(1997年) *为下岗工人录制公益歌曲《从头再来》(1997年) *应邀担任领队带团参加香港亚洲流行音乐节(1997年) *应著名作曲家谭盾先生之邀与世界大提琴大师马友友同台合作,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谭盾作品音乐会“天地人”(1998年7月1日) *为首部国产美术大片《宝莲灯》创作和演唱主题歌《天地在我心》(1998年) *在CCTV和MTV联合举办的首届“音乐盛典”中获“最受欢迎男歌手奖”(1999年) *应谭盾先生的邀请参加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的谭盾千禧年作品音乐会暨上海新年音乐会,演唱《爱之无奈》《相约如梦》,并与人合作演唱歌剧《茶花女》选段(1999年12月31日) *先后应邀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首都著名高等学府进行音乐专题讲座(2000年以前) *作为全球唯一华人男歌手被载入美国出版全球发行的《SONY MUSIC 100 YEARS SOUNDTRACK OF THE CENTURY》精装纪念册,作品《爱之无奈》同时收入该纪念册珍藏版(2000年) *应邀担任CCTV第九届,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评委(2000年,2002年) *获中国原创歌曲排行榜最高奖项“杰出成就奖”(2000年) *获CCTV和ChannelV联合颁发的“新千年杰出男歌手奖”(2000年) *以“著名音乐家”身份被收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新中国艺术家”大型明信片集(2000年) *应邀录制申奥歌曲《我们可以》赴莫斯科参加凤凰卫视制作的2008年奥运申办国揭晓仪式直播节目(2001年) *《少年壮志不言愁》《千万次的问》《好汉歌》三首作品同时入选北京百姓投票评选的新中国建国以来“我最喜爱的电视十佳歌曲”(2001年) *与毛阿敏合作演唱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主题歌《又见彩虹》(2001年) *连续四年先后参加在世界著名建筑——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英国伦敦千禧宫,希腊雅典卫城,南非约翰内斯堡曼德拉剧院举行的“为中国喝彩”大型演出(1999年-2002年) *应中国爱乐乐团总监,指挥余隆先生邀请参加北京第五届国际音乐节闭幕式演出(2002年) *获第三届《音乐风云榜》“终身成就奖“(2003年) *出版发行翻唱专辑《六十年代生人——给我的同龄人及后代》年度销量第一(2003年) *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最佳流行专辑”,“最佳男歌手”和“评委会大奖”。成为本届获得奖项最多的音乐人(2003年) *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首次个人演唱会《欢歌2004》获得巨大成功,门票提前13天售罄(2004年3月19日) *成功发行《欢歌2004》演唱会VCD,DVD5和限量珍藏版DVD9及现场版CD《刘欢 经典20年》(2004年) *应北京奥委会邀请创作奥运口号主题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5年6月) *成功举办上海个人演唱会《欢歌2006》(2006年6月9日) *为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创作主题歌《家园》(2007年12月) *在鸟巢举行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与莎拉布莱曼共同演唱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2008年8月8日) *为宝马在西藏拉萨举办的巅峰论坛创作歌曲《大爱》(2010年) *应导演郑晓龙邀请为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创作音乐(2010-2011年) *出版发行刘欢音乐作品《甄嬛传》影视音乐原声大碟(2012年) *加盟星空传媒灿星制作《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任导师(2012年) |
五、人物评价: (提供资料)在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人都称刘欢是“大拿”,此人摆弄乐器的功夫真叫一绝,钢琴,电子琴,小提琴,单簧管,圆号,萨克斯,吉他,二胡……没有他不能的。每次节日和校庆演出总也少不了他。人说刘欢就是搞音乐的脑袋。的确,他除了小时候跟人学过一点二胡之外,别的全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而且真也拿得出手去,不论在哪儿演出,每次都受欢迎。不过人家来吹捧他的时候,他总是又摇头又摆手,“这都是随便玩玩的,登不得大雅之堂!” ——摘自1987年3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如果说姜文是演员中的奇人的话,刘欢无疑也是“歌星”中的奇人。姜文说:我怕别人说我是“演员”,刘欢说:我不想当“歌星”。姜文最才华横溢,最有光彩,最有魅力的时候是他谈电影艺术的时候,刘欢最熠熠生辉的时候是他谈音乐的时候。就像姜文谈罗伯特·德尼罗,达斯丁·霍夫曼,于是之和石挥时一样,刘欢在谈到音乐时比他唱歌更显出本色和本性——瓦格纳的华丽与辉煌,柴可夫斯基的人生重负,理查·施特劳斯的骑士精神,德奥古典乐派的森严与规整……,听他谈起这些,对我来说是多年不曾有过的享受。因此,当我在姜文的剧组里看到他向每一个来访者放映覆盖着德沃夏克的《北京人在纽约》片段时,我宁愿相信那里包涵着的“新大陆”精神是姜文和刘欢的,宁愿相信那里面的哲学命题和人生意蕴更是一种流动着的音乐美和时空美——这正是《北京人在纽约》阐发着并由刘欢的音乐注释着的历史主题和人性主题。这使我相信,如果说有哪位创作者通过个性化的参与使《北京人在纽约》的既有命题得到了深化和升华的话,那么第一个是姜文,第二个是刘欢。 ——选自1993年9月14日《北京广播电视节目报》 当我拨开人群,站在外经贸大学的阶梯教室的时候,刘欢就出现了。讲课和唱歌,在刘欢这里,没有什么界限,首先是自我的陶醉,才能将台外密密麻麻的人群陶醉。他特别的身型,就是一个共鸣效果良好的音箱,刚好讲的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巅峰人物瓦格纳,这个伟大的音乐超人,似乎就站在刘欢的身后,给他注入激情和活力。课时必然地延长了很多,结束的时候,很多人围住了他,要签名,回答学生和另外一些听课者的提问。直到最后一个小男生问:刘老师,怎么才能买到最好的长笛教材,刘欢的耐心和热诚让我感到吃惊。后来,我说,买教材,可以上网查呀,刘欢回答,也许他不会上网吧。开吉普车,扎小辫,穿橙色休闲装,挎着同色系运动包的刘欢,在感叹自己老了,我说,能如此激昂宣讲瓦格纳的人,也怕老?刘欢羞涩地笑了。 ——选自2002年5月2-8日《新闻周刊》 从刘欢步入歌坛至今,刘欢的成功异常的轻松,甚至可以说,刘欢是一个被动,至少是不主动就获得成功的超级幸运人物。 刘欢的事业总与顺其自然,一帆风顺联系在一起。没有哪一位歌手像刘欢这样,仅靠一次高校业余性质的比赛就进入歌坛,没有哪一位歌手能像刘欢一样演唱过那么多热门影视歌曲,没有哪一位歌手能像刘欢这样非常低调但却始终占据歌坛第一人的位置,也没有哪一位歌手能在40岁不到就获得终身成就奖。 事实上,刘欢特别之处还有很多。一位最当红的歌手还能坚持当老师,一位极力远离走穴市场是非的歌手反而获得最高的出场费,一位走红10多年的歌手却还没有出过一张严格意义上的个人音乐专辑。 ——选自2003年4月15日《北京晚报》 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自从开始听中国的流行音乐的那天起,刘欢这个名字就挥之不去般的萦绕在耳畔。从黑白电视机到等离子数码电视,从书信时代到网络时代,从录音棚的同步录音到家庭的数码录音,从走穴演出到签约国际唱片公司,刘欢不仅作为当事人经历了这所有的过程,而更让人尊敬的是他还在以一种平和的生命方式延续着自己对音乐不变的挚爱与坚持。 在刘欢身上具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歌手典型的特征:“晚会歌手”,“电视歌手”,“走穴歌手”……这些名头也是刘欢与同时代歌手的共性特征,而在一次次的赶场,追名,逐利的竞争游戏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原本具有灵气的歌手渐渐被磨平个性,最终堕落到平庸的境地。但相反的是,刘欢却在这一次次可能未必全是自我随兴的表演中摸索出许多音乐的质与核,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凝练成一种属于自我的,独特的音乐风格。 在刘欢的身上也具有九十年代歌手典型的特征:这就是对于形式风格的不断开拓与探索。听一听美国开放式自由的《北京人在纽约》的配乐,听一听法国式小资情调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配乐,还有纯东方化的《胡雪岩》的配乐,你就会感慨刘欢在这条融合的道路上走得有多从容和洒脱。 在刘欢身上同样也具有新世纪歌手典型的特征:在电子音效的纷飞翻涌中折射出一种永恒的怀旧情调。《六十年代生人》这张唱片就是这种电音与怀旧碰撞最好的明证。 刘欢的流行与被接受是不争的事实,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校园歌手似的人物,最终成长为横跨中国歌坛二十年的歌手兼音乐人,他感染了社会各个阶层,各种年龄跨度的听者,但是他的音乐却并没有滥俗。从他的歌声里,音乐中,我们一次次地感受到他把音乐当做文化高度来对待的艺术态度,以及隐藏于这种态度背后的澎湃的艺术激情。从雅俗共赏的角度上来讲,刘欢已经做到了真正的统一,而且是前所未有的统一。 ——选自2004年3月15日《新京报》 刘欢拥有最多的代表作,拥有最广泛的听众群,他创作和演唱的很多歌曲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刘欢创作和演唱的作品虽获奖无数,但他本人却置身度外,与各种奖项渐行渐远。他背负教书育人之使命,坚信教学相长,始终矗立于一方讲台而耕耘不辍。多年知识的积淀和文化的内敛使他历练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刘欢还以他的执着和不可低估的影响力为在中国消除音乐界别的隔膜和树立流行音乐的形象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刘欢特立独行,随遇而安,远离媒体,过着闲云野鹤的散淡生活,他却依然会时不常地用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带给听众一次次惊喜。数年来,一直关注着刘欢的媒体毫不吝啬地为他冠以各种美名:“中国最好的声音”,“中国歌王”,“中国流行歌坛第一人”,“中国流行乐坛的一面旗帜”,“中国主流音乐的教父级人物”,“流行乐坛的常青树”等等。多年的磨砺使刘欢历久弥新,他淡漠名利,宠辱不惊。他甚至成为“确保演出品位和档次提升的标志”。 刘欢,我们的刘欢,他的音乐和他的歌声陪伴了我们二十八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他的音乐和歌声里听到自己成长的脚步声,一步一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越来越踏实。 ——选自《欢歌2004》北京个人演唱会宣传册 刘欢是中国流行歌坛首屈一指的人物,按理说,成功人的背后都有许多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但他的成长却是一帆风顺。1988年春节期间,北京电视台一三五的黄金时间播电视连续剧《雪城》,中央电视台二四六的黄金时间播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那时候还没有各个省(市)台的卫视,人们看电视节目只能是本地台和中央台,两部电视剧的热播也让电视剧中歌曲的演唱者刘欢老少皆知。刘欢回忆说,自己刚出名时最清楚的想法是,唱歌容易了。自身的条件和机遇造就了刘欢在中国歌坛的坦途,而另一个一帆风顺的重要原因是,刘欢能够把握住自己,他没有太多的“想法”。刘欢形容自己是一个散淡的人,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回家,不掺和外界烂七八糟的事儿。 ——摘自《北京青年》周刊2005年第34期 刘欢,叱诧中国流行乐坛的常青树,成为八零年代至今家喻户晓的一代歌王。刘欢的一曲《你是这样的人》,其丰沛的情感和荡气回肠的气势席卷了所有听众的心。刘欢以其扎实的美声素养与跨界能力,将原本一首“非常方法”的作品注入时代感和鲜活的生命力。而与此同时,人们也悄然发现,流行对古典的挑战,直到刘欢的《今夜无人入睡》。 ——摘自2006年2月号《留声机》 “好声音”的四位导师里,刘欢是“最导师”的。他往评委席上一坐,自是有一股学者的气息。意外的是,在那个座椅上,刘欢没有板着脸一本正经地以学者自居般地说教,而是会激动,会哭,甚至带有很深的孩子气。有时候他会双手举起来,摸后脑勺,有时候在转身之后看见孩子们会一脸的怜爱。在我看来,他是老来可爱。 意外的还不仅是沾上了可爱的标签,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的这位“学者”,开始频频面对镜头,面对同一话题,为何会为徐海星而哭,刘欢被问多了就会连连皱眉,甚至开始搪塞半开玩笑的回应“我没哭啊。”但其实,他是哭了,只是他还不知怎么面对面和媒体交流,但一旦落入字面的邮件访谈,他的心声就坦露无疑:如果以后我离开了女儿,也希望女儿能快乐地生活。 这应该是大病之后的本能反应吧!因此,刘欢录节目,太太会紧跟随后,还有已经可以当助理的女儿。节目录制休息时,太太和女儿会上前去和他耳语一番。“都知天命了,就死不悔改了”,我脑海里想象他说这句话时的画面,应该是对着太太和孩子说的。 是我多想了,在准备采访提纲时,会以为碰及到家庭,生活一些他可能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他会直接跳过。但答案又是意外的,没有一个问题被跳过不答,没有一个问题是敷衍了事的回答,这是我从业生涯中,邮件采访最最意外的一次。其实,意外只是自我假象,就如同,刘欢的标签根本不是严肃,刻板,不是站在神坛上,而是幽默,真性情的,是站在华丽的舞台上。 ——摘自腾讯娱乐2012年13期《封面人物》 朱伟(《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刘欢的歌在这个时代中不能算是一种时髦,他是相对那种轻薄与单薄的反抗,但时髦往往必须轻薄,单薄地轻装前行。所以有说法——刘欢的歌迷都是四五十岁的老人,刘欢是在为怀旧和对情感的追忆而歌唱。也许,被卡通哺育出来的年轻一代对质量已经有了全新的理解——他们往往认为,快感都在轻佻的游戏追逐之中,负担都是人为悲剧的前提。但没有痛苦基础的快感毕竟只会是在湛蓝天空中飘飞的美丽风筝,稚嫩的情感只有凝结成粘稠才能在深层上给人以感动。当然,轻松倜傥也能构成质量,但只要大多数人都无法脱离情感纠缠,刘欢的歌就能以一种理想的多情境界,给情感短缺中的大家以抚慰。他就好比是一根琴弦,其实情感是每个人的脆弱地带。 成方圆(歌手):刘欢是个性情中人。每每听他的歌都能从中听出他的散淡,他的悲怆,他的感伤,他的豪放,音乐是他的情感宣泄方式,歌里包含了他对生活的所有感受。而这些他平时是深藏不露的。 王小峰(乐评人,《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刘欢是一位横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时代最成功的歌手。他在这一时代变革中,轻松自然地甚至是有些超然地适应着这个巨大的变革期。 戴方(乐评人,《北京晚报》资深记者):刘欢身上总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统一性,一切看似不可能和对立的,在刘欢身上都被成功地融为一体。他是成名最奇特,成名时间最长的歌手,他的音乐从未时尚过,但也从未过时过,他一直远离歌坛的热闹生活却一直被大众和歌坛所尊重,他一直无欲无求但却获得别人难以得到的众多机会,他一直以学校和教师为荣,但他的歌曲却获得中国最大众化的认同,他唱红的歌曲极多却对出唱片漫不经心,他是最早的大学生歌手但他却没有唱过校园民谣。 冯小刚(电影导演):刘欢是不可复制的人才,内功很强。当年拍摄《北京人在纽约》时,我还没什么钱,刘欢为该剧作曲几乎分文不挣。但是他仍然非常认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我们当时在一个饭店住一个房间,他把所有器材都搬到了房间里,每天和我一起聊制作,甚至通宵进行创作。他的心里流淌着很多优美的旋律,他是真正热爱音乐,并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 李海鹰(作曲家):和刘欢因《弯弯的月亮》有很好的合作。作为歌手,他极具创造性。他不只是用嗓子在演唱,而且用心去演绎,所以他能够出色地传达出歌曲的情感,获得歌迷的喜爱。同时,刘欢对音乐的理解和造诣又超过了歌手的水平,实际上他是集创作,电脑编曲等于一身的全面的音乐人。与其他歌手不同的是,刘欢作为颇有成就的艺术家,面临的是如何超越已有的艺术水准,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其艺术能量的问题。 徐沛东(作曲家):与刘欢合作20多年,他在中国歌坛的地位始终未曾动摇是一个奇迹。刘欢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是我合作过的歌手中最机灵的一个,创作性极强,能够赋予音乐一种活力,与他合作是一种享受。为了艺术,为了他认为值得的事情,刘欢会不顾一切去追求,去实现。但是如果他认为不适合自己的事情,钱再多也不会去做。他对名利都处之泰然,拿得起放的下。 |
六、感情生活: (提供资料)爱情和婚姻:有关刘欢和妻子卢璐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媒体所称道,最真实也最准确的描述详见卢璐著作《嫁给刘欢》。从1987年11月卢璐被单位指派进京邀请刘欢等演员参加湖南电视台88年元旦晚会到1988年6月8日两人登记结婚约半年时间,但从两人真正认识到“私定终身”只花了9天。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现在所谓的“闪婚”。 在妻子眼中,刘欢不但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人也长得非常精神,气质不凡,绝非现在媒体间网络上以讹传讹的所谓“丑男”。卢璐十分欣赏刘欢身上那股子北方男人的粗犷和大气。在她看来,丈夫之所以被划为“丑男”完全是因为自己孕后害口惹的祸,刘欢就是从那时起一胖不可收,但这丝毫无损他在她心目中的“才男”形象。 2013年夏天,刘欢夫妇将迎来他们的“银婚”纪念日。 刘欢和女儿:刘欢的妻子卢璐于1992年9月2日晚在北京自然分娩,顺利诞下重3480克的女儿。女儿的名字“刘一丝”为刘欢所取。想法很简单:好念,好记,好写,不易重名。坊间流传的该名源自“佛语”之说实属谣传。 女儿小学四年级时,在她的英语老师恳切建议下,刘欢夫妇俩很快就向当时的户口所在地派出所递交了女儿的更名申请。从此,女儿改名为“刘熠思”。 对于女儿,刘欢有太多的愧疚。孩子小时候正逢他最火之时,不方便陪女儿出去玩,女儿越来越显露出音乐天赋后他又后悔孩子小时太顺其自然,没花功夫培养孩子的音乐技能。为了弥补女儿,刘欢在北京奥运之后迅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远赴美国替换妻子为女儿陪读,全心辅导和照顾女儿的学习及生活起居。一年后,刘欢终于如愿以偿,亲自把女儿送进了她最心仪的大学和专业。 温情永远:——《嫁给刘欢》代序 文:水均益和刘欢今年都到了四十岁。四十岁的男人应该是不惑的成熟的大男人了我,而且,这个年龄的人大半不太会含情脉脉了。温情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深夜里,当每个人都已经是醉意浓重的时候,电视里忽然响起了一首久远的老歌。“天上有个太阳……”一个熟悉的声音。刘欢!突然间,我意识到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刘欢了。以前,我和刘欢两三个月准要聚一次。每次都会彻夜喝酒聊天直到天明。最近半年多,我们几乎没有来往,只是打过几次电话。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我准备去伊拉克前的一次。那是在我动身前一天的晚上。当我在电话里告诉正在外地的刘欢第二天我要飞往中东的时候,他没有说话,好半天电话另一头传出一声无奈的叹息:“哥们儿,这回可不同以往,你可得千万小心。”认识刘欢这么久,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他的真情流露。在那以后,刘欢又约过我几次,而几次都是因为我的原因爽约。但这中间,我隐约感觉得到,刘欢似乎正在进入一种新的状态,一种对自我,对生活,对事业重新认识的阶段。而这里面,多年为事业奋斗力图掩饰的那种温情正在不自觉地回到他的内心。从他的新专辑《六十年代生人》,从他在一些电视访谈节目中对爱情深情的回忆,从他对老友时常表现出的眷恋,等等,都不难看出这样的变化。说实话,作为和他同龄的我,又何尝不是一样? 于是,在《雪城》插曲响起的那个深夜的凌晨两点多,我拨通了刘欢家的电话。如我所料,刘欢没睡,正精神地看电视呢。听到他的声音,我忽然动情地大声对他说:哥们儿,我想你(我从来不说这样肉麻的话)。电话那头刘欢一如过往热情地说:那就过来吧,咱好好聊聊。那一夜,我们又聊到了天亮。在“爆侃”了一夜国际局势之后,刘欢对我说:我老婆的那本书,你给整(写)个序吧,序的名他替你想好了——《温情永远》。几天后,我拿到了卢璐的大作《嫁给刘欢》的部分书稿。尽管我和刘欢是好朋友,但他和夫人的爱情故事我更多的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只听刘欢和卢璐跟我说过,他们的爱情发端于一次不到九天的邂逅。我一直以为那只是一场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女的“干柴碰烈火”。看了《嫁给刘欢》,我才知道原来那是如此深刻的爱情。她深刻到可以感染你,感动你。她的脉脉含情又会猛然间刹住你匆匆行走的脚步。你会问自己:我的温情呢,哪儿去了? 卢璐最初告诉我要写《嫁给刘欢》时,我以为我是明白她的心思的。她爱刘欢,而且为此幸福着。记得有一次我作为嘉宾在央视《朋友》栏目录制刘欢的专集。整个录制的过程中,我发现,卢璐几乎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刘欢。那深情的目光里根本不存在别人。当现场刘欢回忆起夫人如何给了她巨大的安慰时,坐在观众席里的卢璐早已是热泪盈眶了。其实,卢璐爱刘欢,这在朋友们中间早已经是共识了。然而,看过了书稿,我忽然明白了更多。我看到,卢璐这个女人的幸福来自于她的内心,来自于她善良的本质,也来自于她对自己缔造的生活的满足。正因为如此,一个进入中年的女人,一个有了十几岁女儿的母亲,一个生活在名人丈夫的光环下的妻子,才能够如此从容地记录自己的婚姻,生活的灿烂也才能够为她制造出无尽的浪漫。 我为刘欢高兴。我也为卢璐高兴。 在人类一代代的生息繁衍进程中,有太多令人感动的爱情,在一个个人物的艰难跋涉之中,留下过多少感叹和惋惜,在一段段的回忆挥之不去里,又给了你我怎样的感悟。冥冥之中,请记住这几个字:温情永远。 |
七、作品: (提供资料)热门歌曲:01.《千万次的问》02.《凤凰于飞》 03.《少年壮志不言愁》 04.《弯弯的月亮》 05.《天地在我心》 06.《弯弯的月亮》 07.《Against all odds》 08.《过把瘾》 09.《千万次的问》 10.《好汉歌》 11.《离不开你》 12.《心中的太阳》 专辑:《刘欢音乐作品甄嬛传影视音乐原声大碟》 2012-04-30 国语 唱片公司:京文唱片专辑简介:《甄嬛传原声大碟》是刘欢首次为古装后宫题材剧创作的原声音乐,于2011年创作完成,包括片头曲“红颜劫”,片尾曲“凤凰于飞”,插曲,场景音乐等共计15首音乐作品,剧迷通过音乐便能回顾精彩剧情。用“离经叛道”的音乐形式弘扬中国古典文学整体歌词婉约古典,并且部分作品是直接取自中国古典诗词即韵味悠长又古意盎然。作曲部分选择的也是貌似书卷气的中国传统音乐方式,但在和声和转调上又有些离经叛道,而且全部用管弦乐加民乐的编曲方式,无法将它类型化,音乐形式极具“个性”。亚洲顶级乐团配合录音,刘欢老师这次与被称之为“亚洲顶尖乐手群英会”的亚洲爱乐交响乐团合作,加上创新的音乐形式,给听众带去前所未有的听觉体验。 《刘欢经典二十年》 2009-01-05 国语 专辑类型:原声带专辑 唱片公司:新索音乐 专辑简介:这张专辑是刘欢《欢歌2004》北京个人演唱会现场版部分曲目。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演唱者刘欢历年代表作24首传唱经典完整收录内地顶尖音乐人三宝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澎湃演绎,刘欢首次全程监制母带处理,锻造发烧极品天碟。 欢歌2006 2006-06-09 唱片公司:京文唱片 专辑简介:《刘欢:2006欢歌上海演唱会》6月9日“欢歌一片”成为描述上海大舞台当晚景况的最贴切词语——刘欢,作为中国内地歌手的最杰出代表,在此地举行自己的个人演唱会。 毫无疑问,刘欢是中国内地歌坛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男歌手,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刘欢通过多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迅速走红,成为流行歌坛代表人物,随后在整个90年代,刘欢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无论在演唱还是创作上,都成就为内地歌坛的领军人物。刘欢的音乐达到了中国流行音乐少有的最广泛的流行度,在音乐界,评论界,更重要是大众人群中获得普遍的认同,其集豪放细腻于一声的演唱风格,打动了整个中国,也影响了一代中国男歌手,刘欢由此成为上世纪80至90年代流行文化的符号式人物。 欢歌2004 2004-08-26 专辑简介:“欢歌2004”组委会提供版权 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出版 广东美卡文化音像有限公司独家正版发行 ISRC CN-A26-04-319-00/V.J6 ISBN 7-7996-1561-3 《六十年代生人——献给我的同年人及其后代》 2003-04-01 唱片公司:京文唱片 销售记录:2003年销量冠军 专辑简介:距离第一张专辑《记住刘欢》已经有六个年头了,已到不惑之年的刘欢一反以往低调的状态,冷不防地来了个大爆发:刘欢宣布今年将有四件大事:出一张翻唱专辑,出一张原创专辑,开一场演唱会,出一本音乐史讲义。第一件大事就是四月中旬由京文唱片发行个人第二张专辑《六十年代生人》,这是一张完全翻唱老歌的专辑。所有被翻唱的歌曲都是1978年以前的老歌,例如《亚非拉》,《映山红》(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怀念战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一朵鲜花》(电影《阿诗玛》的插曲),《草帽歌》(日本电影《人证》插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和儿歌《喂鸡》等等,这都是一些可以唤起60年代生人记忆的经典歌曲。刘欢自己本身就是专辑的制作人,为凸现新意,他不仅请来宋祖英用流行的方式合唱《一朵金花》,而且请来叶小纲,三宝和捞仔等一批极具才华的音乐人重新为老歌编曲。有些歌曲运用了大型管弦乐队的编配,有些歌则加入了POP ROCK,TECHNO,E-Metal等流行元素,以致整张专辑的音乐风格丰富多彩,听了两三首之后就不能肯定下一首歌会是怎样。虽是老歌,但如《亚非拉》听起来就如一首摇滚歌曲,对于八十年代后生的年轻人 专辑曲目(10) 01.《映山红》 02.《亚非拉》 03.《怀念战友》 04.《爸爸的祝福》 05.《喂鸡》 06.《翻身农奴把歌唱》 07.《台湾同胞》 08.《一朵鲜花》 09.《草帽歌》 10.《映山红(五重奏版)》 《记住刘欢》 1997-10-01 国语 专辑类型:精选集 唱片公司:索尼声像 专辑简介:1997年首版,CD-0343 ISRC CN-E04-97-409-00/A.J62003年再版,CD-1387 ISRC CN-E04-03-426-00/A,J6 北京人在纽约 1993-01-01 国语 专辑类型:原声带专辑 专辑简介: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插曲专辑 《刘欢的沙龙》 1988-07-10 国语 唱片公司:江苏音像 专辑曲目(10) 01.《会有那么一天》 02.《为什么要伤悲》 03.《The Yellow Ribbon On An Old Oak Tree》 04.《想你在我梦里》 05.《离不开你》 06.《Let It Be》 07.《我要的不多》 08.《十七岁女生的温柔》 09.《爱的箴言》 10.《Sometimes When We Touch》 单曲:歌曲名称 发行时间《金屏风》 (1994年康熙大帝插曲) 1994-01-01 《龙种小精灵》 (1994年康熙大帝主题曲) 1994-01-01 主要原创作品:*《阿尔卑斯山的小雨》(法文) (1985年)*《离不开你》(作曲,演唱) 电视连续剧《雪城》片尾主题歌(1987年) *《你是一面旗帜》(作曲,编曲,演唱) 时事政论片《世纪行》主题歌(1988年) *《蒙古姑娘》(词曲,演唱) (1988年) *《磨刀老头》(词曲,编曲,制作,演唱) (1988年) *《丁香雨》(词曲,编曲,制作,演唱) (1988年) *《共有的家园》(作曲,编曲,制作,参与演唱) 首都文艺界赈灾义演主题歌(1991年) *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原创音乐(作曲,编曲,制作,部分译词,演唱)(1993年) 包括主题歌《千万次的问》(中英文两版)和《报应》 插曲《相约如梦》(中英文两版),《谎言》和《Someone》共七首歌曲 *《让我们同行》(作曲,编曲,制作,演唱) 为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运会而作(1994年) *电视连续剧《东边日出西边雨》原创音乐(词曲,编曲,制作,演唱) (1996年) 主题歌《爱情》和《爱之无奈》 插曲四首《爱的寓言》《一个人》《我好像不懂》 *电影《带轱辘的摇篮》原创音乐(作曲,编曲,制作) (1995年) *《梦回的家乡》(词曲,编曲,制作,演唱)电视连续剧《上海人在东京》主题歌(1995年) *电视连续剧《胡雪岩》原创音乐(词曲,编曲,制作,演唱) (1997年) 主题歌《去者》《情怨》 *电视连续剧《第三军团》原创音乐(词曲,编曲,制作,演唱) 主题歌《第三军团团歌》《我们,他们》(1997年) *电影《青春旷野》原创音乐(作曲,编曲,制作) (1997年) *《天地在我心》(词曲,演唱) 国产美术大片《宝莲灯》主题歌(1998年) *《温情永远》(词曲,编曲,演唱) (2000年) *《Far Away》(词曲,编曲,制作,演唱) 电视连续剧《偷渡客》主题歌(2000年) *《璐璐》(词曲,演唱) (2004年)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词曲,与那英合作演唱) 北京奥运会口号主题歌(2005年) *《家园》(作曲,演唱) 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主题歌(2007年) *《大爱》(词曲,演唱) 为宝马西藏巅峰论坛而作(2010年) *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原创音乐(作曲,制作人) (2010年,2011年) 主题歌《菩萨蛮》(男版演唱),《凤凰于飞》(含词,演唱) 《采莲》《金缕衣》《惊鸿舞》三首插曲 主要演唱作品:主要演唱作品(不含刘欢创作)《MY WAY》(英文演唱)1986年 ——美国电影《夺标》主题歌 《爱的一生》(法文和中文双语演唱)1986年 ——苏联,法国,意大利合拍电影《德黑兰43年》主题歌 《世界需要热心肠》词:乔羽 曲:谷建芬 1986年 《绿叶对根的情谊》词:王健 曲:谷建芬 1986年 《心中的太阳》词:李文岐 曲:李黎夫 1987年 ——电视剧《雪城》片头曲 《少年壮志不言愁》词:林汝为 曲:雷蕾 1987年 ——电视剧《便衣警察》片尾曲 《弯弯的月亮》词曲:李海鹰 1989年 《亚洲雄风》(与韦唯合唱)词:张黎 曲:徐沛东1989年 《不能这样活》词:张黎 曲:徐沛东1991年 ——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片尾曲 《昨天下了一夜雨》词:张黎 曲:刘青 1992年 ——电视剧《山不转水转》片尾曲 《人生无悔》词:梁国华 曲:徐沛东1992年 ——电视剧《风雨丽人》片头曲 《这一拜》词:王健 曲:谷建芬 1993年 ——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 《七步诗》词:曹植(魏) 曲:谷建芬 1993年 ——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 《哭诸葛》词:王建 曲:谷建芬 1993年 ——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 《过把瘾》(与那英合唱)词:张和平 曲:王小勇 1993年 ——电视剧《过把瘾》片头曲 《糊涂的爱》词:张和平 曲:王小勇 1993年 ——电视剧《过把瘾》片尾曲 《花开花落》词曲:李海鹰 1993年 ——电视剧《花开花落》片头曲 《GOOD LUCK BEIJING》(《祝福北京》英文版 与韦唯合唱) 词曲:George Murodur 编曲,制作:刘欢 1993年 ——北京2000申奥主题歌 《渔娘》词曲:高晓松1994年 《人生第一次》词:徐思萱 曲:士心 1995年 《好风长吟》词曲:高晓松1996年 《从头再来》词:陈涛曲:王晓峰 1997年 《好汉歌》词:易茗 曲:赵季平1997年 ——电视剧《水浒传》片尾曲 《你是这样的人》词:宋小明 曲:三宝 1998年 ——电视片《百年恩来》片头曲 《得民心者的天下》词:梁国华 曲:徐沛东1998年 ——电视剧《雍正王朝》片头曲 《笑傲江湖》(与王菲合唱)词曲:赵季平2000年 ——电视剧《笑傲江湖》片尾曲 《飞翔》词曲:高晓松2002年 《喂鸡》词:王志安 曲:王健 编曲:孟军 《怀念战友》词:集体 曲:雷振邦 编曲:三宝 《映山红》词:集体 曲:傅庚辰 编曲:三宝 《亚非拉》词:佚名 曲:乌斯满江编曲:捞仔 《台湾同胞》词:于宗信 曲:覃钊邦 编曲:捞仔 《一朵鲜花》(与宋祖英合唱)词:葛炎,刘琼 曲:罗宗贤,葛炎 编曲:叶小刚 《草帽歌》词:西条八十(日) 曲:大野雄二(日) 编曲:三宝 注:以上七首歌曲均出自2003年出版发行的刘欢翻唱专辑《六十年代生人》 《When a butterfly loves a flower》(与齐豫合唱)词曲:刘彤,妮楠 2004年 《在路上》词:集体 曲:王晓峰 2004年 ——电视栏目《赢在中国》主题歌 《我和你》(与莎拉布莱曼合唱)词曲:陈其钢 2008年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题歌 |
八、语录: (提供资料)“如果我们把音乐看得高一点,把自己看得小一点,其实很多烦恼就没了。” “我去过维也纳的那座享誉世界的音乐厅,坐在票价高昂的豪华包间里我想:这里面都是来自欧洲和世界各地的贵族,他们把音乐视为一种修养和享受,把这包厢当做社交场所,但在音乐厅里还有一大群站着在听的人,他们是学生,知识分子和下层劳动者,但他们是真正懂音乐的——这些人是欧洲的精神贵族!我要把你们培养成中国的精神贵族!” “音乐就是很美好的东西。我们这些做音乐的人,在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美好给展现出来。中国古人说得对: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个好的东西本来就是在那儿的,只是你去把它展现出来。这应该是我们基本的想法,如果想要愤怒,我找音乐干吗呀,是吧?” “愤怒出诗人,但诗人在展现出来的是另一个东西——从古典的审美来讲,那是悲剧的美,是另一个层次上美的体现,它绝不是骂街。现在回过头看,从古典到现在,所有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所谓愤怒的音乐,它仍然是美好的。就像贝多芬,也许他那时候是愤怒,但他做的交响曲是好听的呀,他不是拿这个东西来骂街的。他最终把它展现出来还是一个美好的东西,哪怕是痛苦,它也是一种美。” “我们做音乐的人应该用音乐的方式来记录历史。中国的历史比较奇怪,‘文革十年’好像可以把它从中间抽出去,它跟前边没什么关系,跟后边也没什么关系,历史在这里有一个断层,我们恰好在那个时候长大。我觉得我们应该用音乐的办法澄清一下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怎么长大的。这张唱片我采取的演唱和编曲方法完全是今天的时尚语言,我们通过这个办法告诉我们的下一代,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让他们也可以通过我们这张唱片知道我们小的时候一些美好。就是这么一点目的。”“对那个年代的看法是一回事,如何表达是另外一回事。那种把自己的伤疤活生生地揭开来给人看,那不是我喜欢的方式。” “别把自己想得太高了,而是应该把音乐看得更高一点儿。这是我做音乐始终找的一个概念。所有做音乐的人在音乐面前都是小的,音乐是最大的,你永远要仰视它,尊重它,不能把它当成自己的一个什么工具。我过去研究古典音乐就发现,很多成功的大师都只是尽他的才华展示音乐,他很尊重那个东西。到浪漫主义后有点儿变化,好像大家把音乐当成自己的出气筒了——我不高兴,我就得让所有人跟着我一起哭——这不好,因为音乐展现的就是个美好的东西。大家应该平易一点,把自己看小一点。你越这么去想,可能这种使命感的事儿也就越小了。去瞎弄什么事儿啊,我把音乐本身做好,就对了。” “我唱的歌似乎很难跟生活套上。源于生活?你说唱胡雪岩那些,源于我的哪种生活?我没地方去找百十年前那种富商的感觉,做梦也找不着。《好汉歌》就更不靠谱了,那唱的是江洋大盗。音乐是个艺术品,最终实现的是审美。跟生活有关系,但不仅仅是源于生活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儿。别人常问我:你在唱歌时想到了什么?坦白地讲,什么也没想。演出前把歌练熟了,然后就站在舞台上,你张嘴,按照你的领悟表现。你对音乐的感受,你对音乐的理解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流出来了。你唱完了歌,你的声音,你的动作,连同你的形象都可以被淡忘,剩下的还有一些东西让人感动,这才是音乐的魂。” “实际上唱歌拚到一定程度后,最后拚的就是修养。这个东西还说不清楚,它是多年积淀下来的,当你唱歌的时候,这些东西就会流露出来。而且这个东西特别有力量。” “60年代生人大多是80年代初走向社会的。我们是怀着上一个年代集体趋同的未来展望‘走进新时代’的,而这个扑面而来的时代正与我们心中的原本的形象渐行渐远,我们被迫在二十多岁以后又随着时代年复一年地调整自己,重塑心中的一切(幸亏只有二十多岁)。所以,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在想象力和适应力最好的年龄经历了中国的又一次巨变。我们心中有我们固守的东西,却不妨碍我们游走于当今的社会。你说到‘艺术工作者’,具体说,我们可能都能接受当今的艺术商业化过程,像电影,像流行音乐的商业化,但我们心中还会把它们看成艺术。” “当代的文化都不是当代的人能看得懂的,这就是为什么法国大革命过去那么多年才出现《双城记》,才出现《悲惨世界》,当时觉得自己明白的都被砍了头,什么马拉,丹顿,罗伯斯庇尔。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历史总是后朝修前朝,梁山好汉是宋朝的,也得等蒙古人回去了再由明朝人写。对了,有一种说法:梁山好汉喝酒时为什么都只切牛肉吃,是因为明朝皇帝的官讳。一定要说当下,那也只能是印象:我觉得现在是一些喧嚣很快被另一些喧嚣盖过。至于得失嘛,我觉得失去的是自己,得到的是失去。瞎说罢。” “我认为艺术本身是很无力的,她只是文明的一种外化,她改变不了什么。艺术一旦变得强有力,那一定是裹挟了其他的东西,当然最多的是政治。艺术本身是还很脆弱的,很容易被强暴,也很容易被击碎。古希腊人就是一边研究着美学,一边去烧别人的宫殿。现在西方人还是如此。但好在,人类对美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就是艺术发展至今唯一的原动力。所以,我们还是像德彪西在一战中的巴黎说的那样:这个美好的世界正在被摧毁,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提供出一些美。” 刘欢:我其实只是个业余歌手 严格地说,我是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业余歌手。 我生在天津,上小学,读中学。虽然也喜欢音乐,但也只是在很小的时候跟着宣传队学过一点儿二胡。 我真正意义上开始自觉地去了解和学习音乐是在大学。那时候考大学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我高中毕业那年天津的大学录取率是3%,玩儿命了学呀。1981年,我考上了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学法语专业。 在国际关系学院这几年大学生活基本决定了我后来的生活轨迹。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广播电台有一个频道的调频广播仿古典音乐,我和同学有空就听。另外我们是外语专业,有时候老师也会拎着一个“砖头”录音机来放一些外国歌。那会儿我们想听点儿什么音乐可费劲了,谁要是有一套“披头士”磁带,不知道要被人“拷”多少遍。 不过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学音乐可以说是相当之快,原因是自己真的特别喜欢。印象比较深刻是我大二的时候,发现学校里有一台钢琴放着没人弹,我就把钥匙找到,在大家睡午觉的时候去弹钢琴。除了弹钢琴之外,我自己还学了好多歌曲。 毕业之后,我留校任教,先是在团委工作,后来我开了《西方音乐史》这门课,一教就是快20年,只不过我后来到了经贸大学教课。 1986年,中央电视台跟我约了一档节目,做一个电视专题,需要长一些外国电影的插曲,而且要求英文,法文都能唱,就找到我这里来。上了这么一个节目,就开始和这个圈子里的人接触到了。比较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李黎夫让我唱了《雪城》的主题曲《心中的太阳》,然后就是《便衣警察》的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因为当时没有今天那么多电视频道,这两部电视剧全国都在看,我算是比较幸运的一曲成名。 后来我写了一些歌,比如《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和《从头再来》,也继续唱了很多电视剧的片头片尾曲,比如《好汉歌》,歌迷了解我,喜欢我基本也是通过这些歌曲。但唱片我只出了两张,1997《记住刘欢》和去年的《六十年代生人》。在这方面我是一个比较懒,比较闲散的人。 音乐这件事,我是一直当做我自己最喜欢的事在做。有人说音乐圈,娱乐圈怎么样,我倒是觉得一直做得挺快乐,我就是这样,把音乐当成好玩的事来做,要是哪天真成了“专业歌手”,可能就没这么轻松了。 口述:刘欢 采写记录:李志明 ——摘选自2004年3月15日《新京报》 |
九、轶事: (提供资料)玩“造曲儿”:——摘自1990年3月18日《中国青年报》星期刊头版 文:邸洁在紫玉饭店舒适的客房里,我们见到了刘欢。 未及提问,刘欢便自报家门:生于1963年8月26日,性别男,汉族,天津人,现在国际关系学院教师…… 刘欢能侃,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本人习性——抽烟,喝酒,吃辣椒,不好好睡觉,坚决不锻炼身体。他说这是某某人的养生之道。他也真的一直接一支地抽烟,一边还一杯接一杯地喝啤酒。 在刘欢眼里,前一段的流行音乐是电声乐器加民歌新唱的四不像,而自己又无意致力于发展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流行音乐,说到底,他不愿意背负这样沉重的历史使命,因为那“太邪乎了,太伟大了”,与自家追求闲适,自在的性格不相符。他对流行音乐“民族化”的提法始终不感兴趣。 刘欢称作曲为“造曲儿”,他喜欢玩“造曲儿”,《丁香雨》就是纯粹玩技巧的抒情小品。刘欢一年里往多了说也不过写十几首曲子,常常是头天晚上喝醉以后“杵”着钢琴写一首,第二天醒来骂一声“什么玩意儿”就给毙了。他就是这样一个玩法,不受约束,一年之中绝少为了赶任务而创作,命题之作更是少而又少。 当我们问及讲课,唱歌,造曲儿更重哪个时,他干干脆脆地回答:“都不重要。” 刘欢毕竟与新潮歌星不大一样,服装并不怪异,但柔软的羊毛衫,精致的衬衣领,蓬松光洁的一头卷发告诉我们,至少他对自己的形象还是很注意的。只是这种讲究之中仍然透出一些轻松,闲适的气质。显然,刘欢是个典型的生活型的人。 其实,刘欢对音乐也非如他所说的那样漫不经心。作过的曲子,唱过的歌也不知有多少了,但没有一首能令他满意的,就连他自己录过的专辑他也从来不听:“毛病一大堆,没法儿听!” 煮酒说:——摘自1996年5月17日《北京晚报》第九版 文:甲丁和刘欢认识已有8年。说到刘欢,但凡与他有过交往的人或许都能妙论一番。说他的歌,说他的人,说他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从一把吉他起家到演绎,创作,制作一概门儿清的全能音乐人。个人的好恶不同,话题的角度自然丰富,但有一点确实能博得广泛认同的——刘欢爱喝酒。 记得那时我们第一次合作的1988年初,那天风力较大且天气较冷。本来约好接他录音可待我和编曲薛瑞光通往约定的蓟门饭店与他会合时,得到的却是他与朋友喝酒去了的音讯。这让我头次知道了怒发冲冠是种什么感觉,因为这意味着没时没会儿,而每分钟的等待都将是所有录制人员经历和时间的无端耗费。于是我和薛瑞光商定,歌可以不录,但要与他把事情理论清楚。于是我们席地而坐,并且做好了为他的酒囊在家一瓢凉水的准备。当我们发现这种做法只是在体验什么是“傻等”,只好无奈,无趣地返回录音棚时,他却在那里等候了我们多时。就这样我们在没搞清到底谁有失于谁的情况下,完成了第一次合作。而他那种忘情,投入的演唱和诠释歌曲的能力,却奠定了我们日后合作和交往的基础。尽管他是在半醉半醒中演唱,尽管那首歌已是他唱过的第9个版本——电视剧《便衣警察》中的主题歌,但我敢说我录的这个版本,是最美妙,最独特的,当然这多少与他肚子里闹腾的酒水有关。 时间转至1993年底,那是我们在福州的又一次相聚。 刚刚演出归来的刘欢,约了我们几个到他的房间闲叙,诱发谈兴的自然是酒。那天我们聊了很久,话题也很多,只是全部有关音乐和圈里的人和事。对他的认识,从那时起变得多重起来。这时候的他,舞台上,录音棚里的老道,世故已被酒精漂洗得格外单纯,只是见地非常独到,甚至把我创作中硬撑了多年既不愿面对又无法回避,更不便言说的尴尬全部抖落出来。我发现酒能是他的思绪格外清晰和敏捷。 他讲了些自己的经历,背了几首小诗和小词,还哼了几句我也说不清算不算音乐,反正听起来很舒服的旋律,作为靠写字吃饭的我,不能不佩服他的才气。后来被圈里人普遍叫好的《丁香雨》也在其中。当时我说得不多,但想得不少,这对于我后来的作品多少有些影响,我发现他手中的酒杯里荡漾的不只是功成名就后的优越感,还有一种激情,一份坦诚。结束了这次长谈,屋外星光灿烂,对面的歌厅里飘出经他唱红的那首《弯弯的月亮》,我看了看表,已是凌晨一点半。 若要为刘欢画一幅肖像,我是说能在追悼会上派上用场的那种,如果画不出散淡而不失严谨,孤傲而不失随和,正经而不失顽皮,那恐怕连他也不会认出画的是谁。因为这家伙的性情实在难以把握。得出这个说法是在去年9月份国际音像制品博览会开幕式演出后的一次小叙中。 曲终人散。我俩伏在吧台,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话题自然是东拉西扯,但内容却很严肃。三杯酒入口他问我为什么不多写词了,我自知其中的原因很多,但又不能不给他个说法,于是便从音像行业的大环境说起,道了些苦衷和困惑。我知道直接触及别人的心思是他的强项。果不其然,他一开口便直奔我们这些职业人懒于正视现实,羞于解剖自己的共同弱点而来。对于他的看法,虽然我不能完全苟同,但还是被他的责任感和对功名利禄的取舍态度所感染,后来我有意换了个话茬,把话引到她最倾心的女儿身上。当时他眉飞色舞的表情和近乎孩子般的谈吐,现在还记忆犹新。 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歌者文:金兆均 认识刘欢,他已经成为歌坛上的超级巨星,但也正处在低潮之中--因为`义演迟到`事件,他被封杀,我还曾见到一份很快被收回的红头文件。与此同时,他也因和韦唯一起策划举办了一场同样为水灾的募捐义演而深受好评。而今回首,也已经过了十多年了。 我当时热衷于采访中国流行乐坛的第一代音乐人们,刘欢当然是他们中的一个。当天,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六点半,在国关他那大约15平方米的蜗居之中,一冰箱的啤酒伴随了我们的采访,而这采访又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以音乐为中心的无主题变奏。到了他新婚不久的妻子卢璐回来时,啤酒终于喝光,刘欢热切地提议到校门口的饭馆继续喝并聊着,我只好婉辞加坚辞了。 从那以后,我们说来为数并不很多的长谈都在啤酒中进行,不同的是,谈话的内容更加的无主题,甚至也并不总以音乐为中心。从文学到历史,从文化到艺术,在深圳的啤酒屋,在上海的黄河路,在南京朋友的家中,在他自己的乡间别墅。 有一点特殊,在我们的交谈中,几乎没有段子,没有圈内的风传,没有对业界人物的月旦臧否,也就是很不`时尚`。在这个角度上,刘欢其实不属于这个世俗世界。 采访过不少歌手,确实,大多都可谓经历坎坷,有着一本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史。刘欢不同,当年整理我采访他的录音我就奇怪地意识到:这是个阳光青年,除了`义演迟到`事件,他几乎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地成长着乃至成功着。而正是这种`一帆风顺`,可能才是解读他至今艺术上成功的钥匙。 在我看来,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明朗健康且宽容的性格加上对美的高度敏感和追求是支撑刘欢生命和艺术的三原点。 刘欢具备天才,这是无庸讳言的,如果说富有魅力的声音是生理上父母的恩赐,那么,他对于作品的超常阐释能力也该有与生俱来的素质。不止一次,一些作曲家在听了他对自己水平不高的作品的演唱后目瞪口呆,怀疑这是不是自己的作品。 一个成功歌者的标准之一就是能够把平庸的作品提升到为人接受的程度。因为他的声音和蕴含其中的情感本身已经足以构成美。 刘欢决不是一个`愤青`,尽管他对很多事情有清醒的批判和观察,但他在这个世界上寻求美的本能力量恐怕要大大超过他对假恶丑的挑剔,我以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同为教师的父母有关,不论是遗传因素还是后天的教育。 一个成功歌者的另一个成功标准就是为听者输入对生命和美的追求和热爱的信息乃至程序。 刘欢对美好的艺术的态度是崇拜。一次在他家我们一起欣赏歌唱家卡拉斯的录像,刘欢在卡拉斯上场时说:看哪,这才让你知道什么叫`仪态万方`!而另一次他急不可待地邀请我们和他共同欣赏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更是只能用`如痴如醉`来描述。 一个歌者如果没有这种对美的高度敏感和近乎于崇拜的激情,他当然无法达到真正的成功。 刘欢的歌者之路大约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他通过外国歌曲演唱比赛而进入新兴的流行音乐圈,很快凭借演唱两部电视剧《雪城》和《便衣警察》的主题歌而一举成名。这时,他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作。虽然他的《磨刀老头》风靡一时,虽然在《心中的太阳》《绿叶对根的情意》《弯弯的月亮》等作品的再创作中他已经显露了自己的创作才华。但这一阶段,他主要的成就还在于准确到位地对作曲家的作品做出出色的阐释。 第二个阶段,从《北京人在纽约》到《胡雪岩》,刘欢进入了创作上的高峰期和演唱上的黄金时期。他的创作具有强烈的 个性色彩,在流行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演唱上,他进一步成功地融合了不同声乐艺术的演唱技巧。 第三个阶段,从《好汉歌》《你是这样的人》到《60年代生人》。这个阶段,在歌唱上,刘欢攀登上了又一个相对自由的台阶,他处理作品的能力高度娴熟,对多种反差很大的作品具备了超强的演绎能力。这一阶段他有更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也该说在创作上多少有些迷茫和徘徊。 刘欢完成了一个标准的成长过程,`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于今,他走到了不惑之年。然而,对于美的不惑可以说基本完成,对于新的创作还未必能说`不惑`,也许,这个任务要到`知天命`之年才能接近解决。 一个歌者,在近20年的时间内给听众提供了足以成为人生印记,时代符号的作品,既是个人的幸福,也是听众的幸运。在通过歌声与听众情感沟通的同时,刘欢也和听众们一起在生命与美的殿堂中共同提升。 因此,刘欢的这场音乐会对听众来说不仅是怀旧,而且也会在歌声和音乐中重温我们共同走过的日子。歌者的意义和音乐的意义该是这样获得显现。 `凡祈求的,必得到,凡寻找的,必得见`。刘欢的歌者之路验证了这个古老的道理。 刘欢在欢歌。这种欢乐来自平凡,也来自超凡,来自此岸,也来自彼岸。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终极追求是使命,是自觉,也是探索和求索。 然而,这路并没有终点。对于刘欢,今后的路更长,工作更艰苦。我真诚地希望他把演唱会当成一个新的起点,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个人唱一些好歌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唱好歌。我想,和克里斯朵夫一样,刘欢也一样肩负着即将到来的日子! |
szkl.net ©2006-2020用户协议 粤ICP备1302845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