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地简介:形态特征:生地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 生地的花具长0.5-3厘米之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萼长1-1.5厘米,密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隆起的脉,萼齿5枚,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抑或多少三角形,长0.5-0.6厘米,宽0.2-0.3厘米,稀前方2枚各又开裂而使萼齿总数达7枚之多,花冠长3-4.5厘米,花冠筒多少弓曲,外面紫红色,被多细胞长柔毛,花冠裂片,5枚,先端钝或微凹,内面黄紫色,外面紫红色,两面均被多细胞长柔毛,长5-7毫米,宽4-10毫米,雄蕊4枚,药室矩圆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基部叉开,而使两药室常排成一直线,子房幼时2室,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蒴果卵形至长卵形,长1-1.5厘米。花果期4-7月。 性味:甘,苦,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药理功效:(1)地黄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抗凝血作用。 (2)抗真菌作用:地黄水浸剂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及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3)对内分泌的影响生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用法用量:药用时煎服,10~30克,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 适合人群:脾虚泄泻胃寒食少,胸膈有痰者慎服。 用药禁忌:脾胃虚,食少,腹满便溏者慎用。 方例:1.《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 生地治伤寒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并治鼻衄,吐血不尽,内有瘀血,面黄,大便黑: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水煎,分三服。 | 2.《圣惠方》 | 生地治时气热毒在脏腑,欲发赤斑:地黄汁五合。上件药于锅中,以炼成了猪脂半斤相和,煎十余沸,滤去滓,入麝香搅匀。每服二合,尽服之,毒当从肉中为汗出,便愈。 | 3.《圣惠方》解毒饮子 | 生地治热病,初觉烦躁头痛,腰脚疼:地黄汁三升,黄芩二分,生姜一分,白蜜半匙。上件药,细锉黄芩,生姜二味,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次入地黄,蜜,更煎三两沸。不计时候,分温二服。 | 4.《圣惠方》 | 治小儿热疾,烦渴头痛,壮热不止:生地黄汁三合。上入生蜜半合和匀,时时与一合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 5.《医心方》单神方 | 治吐血:生地黄汁一升二合,白胶一两,以铜器盛。蒸之令消。 | 6.《圣济总录》地黄汤 | 生地治小肠实热,心中烦闷,小便出血:生地黄,白茅根各半两,葱白二茎。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二服。 | 7.《医统》千金地黄丸 | 治心热肠风脏毒出血:生地黄半斤,研取汁,连渣,黄连四两,二味拌匀晒干。上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后麦门冬汤下。 | 8.《普济方》地黄益母草汤 | 生地治妇人伤血不止,兼赤白带下:生地黄汁,益母草汁半碗。上件药,取水半盏,同煎至七分,日三五服。 | 9.《卫生易简方》 | 治跌骨碎破:用生地黄捣烂,熨热过之,日夜数易。若血聚,以针决之。 | 10.《卫生易简方》 | 治伤肢折臂,断筋损骨,但有皮相连者:用生地黄研汁,好酒和服,一月筋皮连续,并杵碎,炒热封损处。 | 11.《圣惠方》 | 生地治因劳损尿血不止:生地黄汁五合,车前叶汁五合,鹿角胶三两(捣碎),炒令黄燥。上件药,将二味汁相合,每于食前暧一小盏,调下胶末二钱。 | 12.《普济方》 | 生地治产后小便出血:生地黄,生刺蓟各半斤。上捣绞汁,每服一小盏,食前饮下。 | 13.《圣济总录》地黄膏 | 治暴赤眼肿痛:生地黄(净洗,切,研),黑豆各二两,生捣末。上二味,捣成膏,临卧时以盐汤洗眼后,闭目,以药膏厚罨眼上,更不动,至晓水润药令软,取下。 | 14.《圣济总录》 | 治骨槽风痛,龈肿齿疏:生地黄一斤(取汁),胡桐泪半两(细研),白矾半两(枯,研),麝香一分(细研)。上三味,研为极细末,与生地黄汁,相和匀,于银器中,即以文武火慢慢熬成膏。临时以药于牙龈上涂之,有津即咽。每用一字,食后,夜卧。 | 15.《圣济总录》 | 生地治伤寒心热,口舌生疮:生地黄汁三合,蜜五合。上二味搅匀,慢火煎如稠饧。每服半匙,含化,徐徐咽津,不拘时。 | 16.《普济方》地黄汤 | 生地治劳热咳嗽,四肢无力,不能饮食:生地黄汁半斤,蜜三合,青蒿汁三合。上药相和,不计时候,温服一合,宜顿服之。 | 17.《古今医统》 | 生地治虚劳干咳嗽,好酒者久嗽不愈尤效:人参十二两,白茯苓十五两,琥珀,沉香各半两,大生地黄十斤(洗净,银石器内杵细,取自然汁。甚忌铁器),白蜜五斤(熬去沫)。先以地黄汁同蜜熬沸,搅匀,用密绢滤过,将人参等为细末和蜜汁入磁瓶或银瓶内,用绵纸十数层加箬封扎瓶口,入砂锅内或铜铁锅内以长流水煮没瓶颈,用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换过油单蜡纸扎口,悬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气,提起,仍煮半日以出水气,然后收藏。每日清晨及午后取一二匙,用温酒一两调服,不饮酒人白场调亦可。 | 18.《妇人良方》地黄丸 | 生地治产后腹痛,眼见黑花,或发狂如见鬼状,或胎衣不下,失音不语,心胸胀满,水谷不化,口干烦渴,寒热往来,口内生疮,咽喉肿痛,心中忪悸,夜不得睡,产后中风,角弓反张,面赤,牙关紧急,或崩中如豚肝,脐腹(疒亏)痛,烦躁恍惚,四肢肿满,及受胎不稳,唇口指甲青黑:生地黄,生姜各二斤,研,取汁留滓,蒲黄,当归各四两。上于银石器内,用慢火取地黄汁炒生姜滓,以生姜汁炒地黄滓,各令干。四味同焙干为细末,醋煮面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用当归酒化下。 | 19.《云歧子保命集》 | 治产后血晕危困:生地黄汁一大盏,当归一分(锉),赤芍一分(锉)。上水煎三五沸,温服,如觉烦热,去当归,入童子小便半盏服之。 | 20.《普济方》 | 生地通经脉,补虚弱,强脚膝,润肌肤:生地黄一斤取汁,牛膝制了末二两。上件药,搅匀,银石器中熬,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酒下。 |
生长习性:生地对气候条件要求不太严。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而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生长较好。较过沙的土壤,荫蔽处生长不好,土壤过黏或过硬,都会造成其块根发育细长,产量降低。如果土壤积水,块根很容易腐烂。 地理分布: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主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生长于海拔50-1100米的砂质壤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 各家论述:《神农本草经》 | 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 《名医别录》 | 大寒。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宛折,瘀血,留血,衄血,吐血,皆捣饮之。《药性论》:君。能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吐血不止。又云生地黄,味甘,平,无毒。解诸热,破血,通利月水闭绝。不利水道,捣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 《日华子本草》 | 干地黄,助心胆气,安魂定魄,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运,助筋骨,长志。日干者,平,火干者,温。 | 《开宝本草》 | 味甘,苦,寒,无毒。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断绝,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生者大寒。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踠折,瘀血,留血,衄鼻,吐血,皆捣饮之。 | 《本草图经》 | 《海上方》治一切心痛,无问新久。以生地一味,随人所食多少,捣绞取汁,搜面作饪或冷淘食,良久当利出虫,长一虫许,头似壁宫,后不复患矣。昔有人患此病二年,深以为恨,临终戒其家人,吾死后当剖去病本。从其言果得出,置子竹节中,因食地黄饪亦与之,随即坏烂。由此得方。刘禹锡《传信方》孔其高:贞元十年,过高舍人崔抗女,患心痛垂绝,遂作地黄冷淘食,使吐一物,可方寸匕,状如蛤蟆,无足目,似有口,遂愈。 | 《本草衍义》 | 凉血补血,补益肾水真阴不足。此药大寒,宜斟酌用之,多服恐伤人胃气。 | 《药性赋》 | 味甘,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凉心火之血热,泻脾土之湿热,止鼻中之衄热,除五心之烦热。 | 《汤液本草》 | 气寒,味苦,阴中之阳。甘苦大寒,无毒。入手太阳经,少阴经之剂。《象》云:凉血补血,补肾水真阴不足。此药大寒,宜斟酌用之,恐损胃气。 | 《珍》云 | 生血凉血。 | 《本草》云 | 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腕折,瘀血留血,衄鼻吐血,皆捣饮之。 | 《液》云 | 手少阴,又为手太阳之剂,故钱氏泻丙与木通同用,以导赤也。诸经之血热,与他药相随,亦能治之。溺血便血亦治之,入四散例。 | 《心》云 | 苦甘,阴中微阳,酒浸上行,外行。生血,凉血去热。恶贝母。 | 《本草衍义补遗》 | 生地黄大寒,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胎动下血,胎不落,坠折伤,瘀血,衄血,吐血,皆可捣饮之。病人虚而多热者勿用,慎之! | 《本草发挥》 | 洁古云:生地黄性寒,味苦。凉血补血,补肾水真阴不足,治少阴心热在内。此药大寒,宜斟酌用之,恐损胃气。 | 《主治秘诀》云 | 性寒,味苦,气薄味厚,沉而降,阴也。其用有三:凉血,一也,除皮肤燥,二也,去诸湿涩,三也。又云:阴中微阳,酒浸上行。 | 《本草纲目》 | 《本经》所谓干地黄者,乃阴干,日干,火干者,故又云生者尤良。《别录》复云生地黄者,乃新掘鲜者,故其性大寒。其熟地黄乃后人复蒸晒者。诸家本草皆指干地为熟地,虽主治证同,而凉血补血之功稍异。 |
化学成分:生地黄根茎主要含B-谷甾醇与甘露醇,及少量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Campesterol),还含地黄素(Rehmannin),生物碱,脂肪酸,梓醇(Catalpol),葡萄糖与0.0053%的维生素A类物质,根又含水苏糖,4.2%精氨酸与3.O% r-丁氨酸。怀庆地黄的根茎也含甘露醇,水苏糖,0.11%的梓醇,蔗糖,4.2%精氨酸,3.O% r-丁氨酸。干地黄中分得糸列脂肪酸,β-谷甾醇,棕榈酸,丁二酸,胡萝卜甙及S8环状化合物。地上部分含monomelittoside,leonuride及桃叶珊瑚甙,梓醇甙,二氢梓醇甙。 相关区别:生地和熟地都属于地黄,只不过是一生一熟而已,生地是被晒干的药品。《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端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 繁殖方法:生地繁殖方法有两种 |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大面积生产普遍采用根茎繁殖,种子繁殖多半作为育种采用。 | 寒冷的地区 | 把地黄秋天收回,用窖藏,次春选粗细均匀手指粗无病虫害的,取中部折成6~8厘米小段,每段要求有2~3个芽眼,稍风干后,或用草木灰粘断口处,作为种栽用。 | 温暖的地区 | 地黄收获时,选好的留在地里,作第二年的种栽用。春栽地黄,于7月末,挖出来,栽新的地块,切成1厘米长的小段,按株行距12厘米*25厘米栽,栽后注意灌水,排水,施肥,除草,田间管理等生长培育,越冬第二年春天创出作种栽,最好随挖随种,此法比较好。生地生活力强,产量高,质量好,并能防止品种退化。 |
选地整地:生地易感染病害,对前茬作物要求很严,忌豆科,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连作。前茬作物以禾本科为好。选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肥沃疏松的,前茬禾本科和蔬菜,白薯等作物为好,前作收获后,上冻前,深翻土地30厘米左右。第二年春天种植前,施基肥(农家肥)60000千克 /公顷,翻耕一次,耙平整细作畦,宽150厘米左右,长根据种子数量和地形而定,地势低,多雨地区,打高畦,20厘米左右高,或起垄,垄面宽45-60厘米,沟宽30厘米,高20厘米左右,以利排水。 栽植方法:北方4月上旬至4月下旬,栽早地黄或春地黄,在北方,小麦收获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晚地黄或麦在地黄。在南方惊蛰至春分栽种,在打好的畦面上,按行距45厘米开深7厘米左右,宽10~13厘米的沟,以25~30厘米株距,错开放入根茎,覆土盖平畦面,如果早春栽植,外沟深10~15厘米,将挖出的土盖在下种沟上面,在沟内浇水,当大部分生地生芽时,把沟填平,做成平畦,保持地温和水分,地面不板结,出苗整齐。每公顷地用种栽450-600千克。 间套作生地苗期较长,在畦埂上,应间作一些矮小的早熟作物,间作密度小。蚕豆,红小豆,四季豆,早熟玉米等分枝少的植物。田间管理:生地出苗后至封垄中耕除草3次,第一次中耕除草,应特别小心,勿伤害幼苗,深3厘米以内,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两次肥,以农家肥为主,每次每公顷15000千克左右,第一次苗高6-10厘米时,第二次苗高15~25厘米时追一次,一定是腐熟肥料,开沟施于行间。 灌水排水:生地既怕旱又怕涝。春季栽种时,天旱必须浇水,栽种后第一次可多浇水,以后经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即可,雨季注意排水,防止乱根。 病虫防治:(1)斑枯病 | 是真菌中半知菌感染,侵害地黄的叶子,叶面上有圆形不规则的黄褐色斑,并带有小黑点。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1:150的波尔多液,13天左右喷一次,连续3~4次。或用60%代森锌500~600倍液13天左右打一次,连续3~4次。烧毁病叶,并做好排水工作。 | (2)枯萎病 | 真菌中半知菌感染。发病初期叶柄呈水浸状的褐色斑,间叶侵染,叶柄腐烂,地上部枯萎下垂。设有排水沟,4年左右轮作一次即不得此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15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7~10天1次,连续2~3次。 | (3)红蜘蛛成虫和若虫 | 5月份在叶背面吸食汁液,被害处呈黄白色小斑,至叶片褐色干枯。 防治方法:用乐果乳剂0.5千克加水1000千克喷射防治,清除枯枝落叶。 |
采收加工:生地于寒露至立冬收获,在畦的一端开沟,顺序采挖,去茎叶,须根,泥土,忌水洗,分开大小,置于火炕上,先微火3天,待大部分生地发汗后,可加大火。头1~3天,每天翻一次,以后每天翻2~3次,一直到生地发软,内没有硬核,颜色变黑,外皮变硬时取出来即为生地。 注意事项:生地无性繁殖,易退化,所以进行种栽培育显得十分重要。7~8月份,在当年春季栽种的地黄内,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的植株作种栽,挖出根状茎,折成3.3~6厘米小段,切口断面沾草木灰,阴凉地方稍晾一下。栽在已深翻过,施足腐熟堆肥的畦子里,按行株距30厘米*5厘米栽一苗,覆土1.5厘米左右,浇透水。加强田间管理,除草,排水等工作。待第二年春天挖出作种栽,随挖随栽,产量高,质量好,能防止品种退化。 在寒冷地区,种栽不能在野外地里越冬,可在秋季收获春地黄时,选择无病虫害的,没有伤口的中等大小的块茎,放在背阴处稍晾,放在挖好的深宽3米以上的坑里,坑底放一层沙,种栽放5厘米厚,上面盖一层细土,不露地黄为度。以后随气温的下降,土层增厚,最厚30厘米以上。春季随气温的回升逐渐撤防寒士,或翻倒一次除去腐烂的块茎,重新放火坑内,覆一层薄土,至栽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