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韵子/文 王博/图片 王千源到现在还觉得,在自己演艺生涯中,《钢的琴》并没带来多大转折。倒是在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演石头、松树、电线杆子”那段经历,对他影响至深。 那是九十年代末,一群中戏表演系毕业生没能成为大银幕上的大明星,却被分配到儿艺演儿童剧目,天天抱在一起演石头、拆开来演小动物。一个月拿200块工资,连包两块钱的烟都舍不得抽,自然也谈不上多敬业。要是剧情讲“小松鼠上山采松果”,演“山”的小伙子们就使坏,在底下悄悄挠“小松鼠”的脚,气得对方使劲往下踹。毕竟,大家都觉得是糊弄小孩儿,演得不甚认真。 直到有一次,剧院去给低智儿童的小学演出。人高马大的王千源在戏里演大树,一直站在台上一动不动。他看着下面的孩子,发现他们都全神贯注、特别投入。他的大学同学演“猫头鹰”,隔三差五就被孩子们喊“猫头鹰爷爷”,听得心惊肉跳。演完了,大家去水房打水,被孩子们哭着追在屁股后面喊:猫头鹰爷爷,大树哥哥,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啊? 这个曾没考上高中、不得不在职高学服装制作,又考了两次才上中戏的东北男孩,从这一刻开始,知道了连一棵树也要演好的意义。从此,他将逐渐蜕变为一个男人,兼真正的演员。 “我们随随便便糊弄一下小孩,他们就特别真诚。在台上,你的一点点行为就能换来人的眼泪,那是真诚的眼泪。这种感觉,慢慢就演变成对创作的态度。再后来,明白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不管演小品、话剧、电视剧、电影,你统统地把它归纳为演戏。以后你再不行了,就在街边画个圈开始演,你也是一个牛逼的演员。年轻的时候七个不服、八个不愤的:‘我怎么不行,你怎么……’那些青涩的东西,渐渐就没有了。” 如此职业觉悟,在旁人听来,也许近乎阿Q精神。但王千源却靠着这点精神,二十年如一日地琢磨着那些戏份不多的配角工作。他脸长眼小,面孔粗糙,既没有亮眼的外形,也没有校友刘烨、章子怡那样年少成名的好运。即使在获得东京影帝、脱离多年来“混脸熟”的怪圈之后,他依然鲜少能出演主角。 在备受争议的《黄金时代》中,他演民国北方大作家聂绀弩,爽朗的气质颇受好评,但论戏份他连演员表前五名都排不上。在口碑极好的《绣春刀》中,他演“锦衣卫三兄弟”的大哥,演尽一个明朝基层公务员的尴尬与苦闷,但观众眼中的主角毕竟是“男神”张震。到了今年,他在《太平轮》打完了酱油,才终于又轮上了一个足以大放异彩的机会。 在国庆档警匪片《解救吾先生》中,穷凶极恶的大反派“华子”,使43岁的王千源再次占据了各种影评的标题。靠着三天不喝水、七天不洗头、狠揍刘德华、琢磨怎么吃好一个饺子等种种“技术活”,王千源使自己无限接近于这个手上染满鲜血、“野狗”般的悍匪。在2015年的初秋,他仅凭银幕上那疯狂而精明的眼神,便带给了观众一丝早来的寒意。而后者对此的瞩目程度,甚至超过了对于男主角刘德华。曾出任戛纳评委的影评人magasa,干脆把影评标题起为:“如果王千源的神级表演因为低排片被埋没,那将是本档期最大的冤案。” 是的,《解救吾先生》虽然口碑好,但敌不过同档的超级IP《港囧》,和3D打怪大片《九层妖塔》的排片,上映首日也仅有不到两千万票房。此时,距离《钢的琴》又有4年了。4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狂飙突进、情势巨变,全年总票房又翻了几倍,影视圈被新势力“小鲜肉”搅了个底朝天。但王千源还是那个王千源,作为一个“好演员”,与这一切喧嚣都不太沾边。即使每个角色都被公认为出色,他还是深知自己难以影响电影的整体风评,罔论引发票房奇迹。 对此,王千源总显得很自知,也很懂得自嘲。比如,他就能很机智地应对“汤唯跟你搭过戏,她到底演得好不好”这种难题——他会指出,文艺圈跟体育界可不一样,看得不是单项第一,而是综合指数。所以,“你老拿同一个标准去比,那当然有人受伤。就说汤唯,你老挑人家演技什么的,她肯定也受伤了;你说我不是明星,我也受伤。” “那汤唯到底演得好不好?”“好啊!”他特别诚恳地点头,过会马上倾身向前、特有压迫力地问:“那你觉得我哪个戏演得好?咱不说虚的啊!” 他的直肠子,有时难免让人失笑。《解救吾先生》的导演丁晟一说起这个满脑子只有演戏的家伙,就瞪大了圆溜溜的眼睛:“他呀,特别抠!你说别的演员,上戏之前都至少请导演吃个饭。他连饭都不请我吃,就请我喝了点咖啡!” 而在片场,被王千源不管不顾地狠打了两耳光的刘德华,则以一向的平和表示:“他演得没话说。” 虽然身处圈内多年,王千源最懂的还是戏,对圈子里的规律总显得不敏感。比如,他就很少被发现与哪个著名的“圈内好友”交际,也还不会谈及自己的感情和家庭生活。或多或少的,这让他一直显得不太像个明星。在《解救吾先生》上映前,王千源少见地上了一次商业杂志的封面。当他露出八块腹?、摆出威猛的架势时,观者能看出他在表演时从未显露出的一丝羞涩,和紧张。 作为演员,这个刚刚又被提名为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的中年男人,已被公认为成熟;而作为艺人,他还有许多需要适应的。还好,对这些“新事物”,王千源学得津津有味。跑个宣传,他也能说出大道理;穿上品牌服装拍个硬照,他也觉得新鲜。他觉得,这叫对什么都不失水准。 “就像你炒菜似的,今天你炒得挺好,别人也觉得不错,到时候把七大姑八大姨都拉来,你一下失水准了,还不如吃地沟油呢。我觉得保持水准就保持了你这个人的性格、修养、对待人生和对待工作的态度,这都是在一个水平线上。” 在采访的最后,他一边往嘴里大把大把塞果仁,一边“喀呲咔呲”地嚼着、说起了这段似鸡汤似段子的评论。一屋子的年轻姑娘们都笑了,但又都露出了专注的神色。这一刻,观者几乎要在他的身上,还惯性地“带着戏”呢。 演反派好啊,容易出名 新浪娱乐:先聊聊参演《解救吾先生》的前因后果吧。 王千源:很简单。一开始导演找我演警察。后来导演问我:愿不愿意演反派?我说愿意啊,谁演反派谁能出名。 为什么导演要让一个没有演过反派的人演一次反派呢?他开玩笑说,从我身上看不出结果,就是我有不可预见性。结果我演得还凑合。 新浪娱乐:“凑合”? 王千源:对,还凑合,没有叫大家失望,最主要的是没有叫丁晟失望。人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大老远地把刘德华都弄来了。 演员是疯子,看戏的都是傻子,演员本职工作特性就是装龙像龙、装虎像虎。到现在为止,每一个采访的人都说我演得可以,最起码和《钢的琴》比有反差。 新浪娱乐:演从没试过的角色,一开始也有压力吧?怎么确定表演基调的? 王千源:这个戏从今年十二月到一月拍的,一共拍了三十多天。一开始大家都很担心,我也很担心。就像你没游过泳,叫你下海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戏又是纪实性的,反派又是绑匪,不能用《无间道》里那些常见的毒贩、蛊惑仔的演法。 而且这不是拍三、四个月的大制作,你慢慢可以磨合。我演过的戏里面,《钢的琴》拍了俩月,每天都特别紧张;《太平轮》、《绣春刀》、《黄金时代》,相对的戏份没那么多。《解救吾先生》上来就开抡。——第1天,我五点半从美国落地北京,晚上9点钟就开始给《解救吾先生》试装;第二天服装、化妆做修改方案;第三天一早,就在商场里拍第一场戏了。 新浪娱乐:拍之前你为这个角色做了哪些参考和准备?在表演时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明星关键词:王千源 ,王千源,王锦鹏,Wang Qian 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