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归来》戛纳映后 陈道明称被掌声搞乱 新浪娱乐讯 巩俐、陈道明、张艺谋,他们的关系是用一杯水串联起来的。 巩俐先来,落座,上橘红色果珍,巩俐倒了一杯,喝了起来。陈道明排第二,走过来,巩俐起身,举起瓶子:“你喝么?” “不喝。” “那我拿走了。” “行啦,老婆子。”陈道明说。 陈道明不喝果珍,送来一杯白水,喝了一半,还剩半杯。 张艺谋来,落座,开始。“这是谁的水啊?” “陈道明刚刚喝过的。” “哦那没事儿”。毫无迟疑地,张艺谋喝掉了剩下半杯。 巩俐、陈道明、张艺谋,三人之交一杯水。 最霸气的谋女郎、最“难采”的男明星、国师美誉的导演,三个人在戛纳海滩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此行戛纳,是张艺谋阔别多年的回归,是陈道明的首次影展亮相,是外国人眼中东方性感女星巩俐的再一次到来。他们只聊影片《归来》,这是张艺谋改变工作模式后的首个私人作品、是巩俐与张艺谋的再一次合作、是陈道明阔别多年电影银幕的作品,当然,对于陈道明而言,还有更深的理解。《归来》在戛纳放映结束,全场鼓掌数十分钟,陈道明形容自己被掌声之长,搞得“手足无措”。 新浪娱乐:在出演电影的时候,陆焉识这个人物是按照剧本来演,还是也要融进一些小说中的人物特点,比如年轻时的放荡,对冯婉瑜的亏欠等等? 陈道明:就是说没有前史,还是有前史。小说中的每一个字对于这部电影都是有作用的,我这个人物没有好些情感没有直给,好些表演方式也没有直给,我是折射性的表现。一个是体现在人物关系上,一个是体现在历史关系上。历史的部分只能通过服化道、人物关系的把握来折射过去。能看出来的话,我特别欣喜,看不出来的我觉得也特别正常,可能是表演方式太隐喻了,两种都可以。 新浪娱乐:昨天在观影的时候现场看到大家,不知道您的心情是如何的? 陈道明:我告诉你我一个观影的过程啊。坐下以后,我就开始听到十余次掌声,一个画面一个掌声,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谁领的掌吧?是不是有点大不敬啊。电影一正式开始我就开始进入我的职业范畴了,所以这个片子从头到尾我没有感动,我在找毛病,我第一次看,想起评论说的这个问题那样的问题,所以我很集中的看完了这个电影。不是感情集中,是理性很集中看完这样的电影,然后开始起立鼓掌,我前半截还在想看电影不明白的问题,我在消化这个电影。后来我一看怎么掌声还没完呢,我就悄悄问了巩俐,‘什么时候能完呢?’她说‘不知道’。就是最后一直站到手足无措。 新浪娱乐:后来电影挑出毛病了么? 陈道明:任何电影,即使是国际大师也不会在一个作品上是完美的,没有一部电影,一幅画,一个音乐剧都会众口一词?不会,我们每个人性格不同、价值观不同、入市态度不同,会决定一个作品在他脑子里的好坏,这个打分怎么能成呢?好坏都不同,我觉得我很理性地去看了,这个电影跟我拍摄时在对照,我在找我的问题,当时要这么演可能会好一点,哎呦这个头可能扭大了,我一直在寻找我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更好一点呢?为什么我不爱看我自己拍的电影,因为看完之后很恼火,傻得不得了,怎么会当时智商那么低去处理这部电影,不如不看,也不生气,可是这次还非得看。 新浪娱乐:很理性的看巩俐的表演,觉得怎样? 陈道明:巩老师当然演的好了! 巩俐:为冯婉瑜 去看了黄蜀芹 “当然演得好”的巩俐老师,在五日之内两次对聊新浪娱乐,每一次都在采访中表露了自己对《归来》未能进入竞赛单元的遗憾。在采访中,巩俐为体验生活去了敬老院一个多月,每天都去采访,一个多礼拜立后,就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状态。 在电影的准备阶段,巩俐又去上海看了黄蜀芹,在采访中巩俐回忆,后来黄蜀芹的孩子看完这个电影,说自己看到了母亲的影像,现在也想要带黄老师去看这个电影,黄老师还在问说,巩俐演的好不好,儿子说巩俐演的很好,我在里面看到了你的影子。巩俐犹记得,采访她的时候,她一大早起来就起来洗漱,穿得非常整齐,就像冯婉喻那样。 “我到的时候已经中午了,到了之后她很高兴,还记得我,但是她记不得的时候,也不会说记不得,她就会笑,很多知识分子都是那个状态,不好意思说不认识你,努力回忆,然后就笑。” 张艺谋:做导演不要浪费高潮 张艺谋也在访问环节,以导演身份回应了影片至今的争议问题。面对此前风格老旧、叙事方式陈旧、忽略更重要的历史事件等质疑,张艺谋认为,自己拍了多部电影都习惯了,这不能影响导演的创作,自己对自己苛刻,挑毛病就足够了,不太在意别人说什么,尤其是让别人的?法指导你的下一部,是一个很悲剧的事情。 “有意义的批评、读到的见解,哪怕很尖锐,但说的言之有理,我会引以为戒,我会去想这个错误,为什么当时没有意识到,对所有这种有意义的意见,都是很在意的。很遗憾的是,现在有意义的意见越来越少,基本都是为骂而骂、姿态性的东西多,不讲理的批评、不体谅创作者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批片太多了。” 张艺谋再一次在采访中盛赞了两位主演的演技,特别提到了陈道明弹琴,和冯婉瑜拥抱的那场戏,极大的耗费了演员的心力。“做导演不要浪费高潮”,一定要抓住这种情节的机会,争取一次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