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张艺谋:预感到《小时代》会有尖锐的批评张艺谋 日前,携新片“归来”的张艺谋,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独家专访,分享了自己这几年来对电影市场的思考,谈到了目前繁荣的文化市场下的隐忧、对互联网行业的关注,以及自己跟体制之间的关系。在被卷入了一场长达半年多的舆论风波后,张艺谋终于开始了他在电影上的新征程。 如何看待新人出头? “未来的大师产生于市场的弄潮儿” 记者:在《归来》之前,2013年也出现了很多现象级电影,比如《泰囧》、《致青春》、《小时代》,这些电影的共同特点是都是由没有导演经验的人第一次担当导演就取得了高票房,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张艺谋:它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希望一定在后浪身上,从我们开始就是这样成长过来的,所以我非常支持年轻导演。我认为现在还是太少,而不是太多,它远远赶不上市场的节奏,应该不断地有新导演涌现,而且不断地有市场弄潮儿出现。未来的大师产生于市场的弄潮儿,因为他驾驭了市场,他能出现更大胆和更有意义的尝试,才能拍出高质量的东西。 关于互联网 “陈道明推荐我看《纸牌屋》” 记者:您怎么看待互联网对现在电影产业的影响? 张艺谋:《纸牌屋》第二季就是用互联网的方式投入市场,它是很有启发的。它不再像以前美剧每周播一集,这次是一次全部把所有的剧集都投放到互联网上。 记者:您也看《纸牌屋》? 张艺谋:对啊,是陈道明给我推荐的。我看了两集说不错,演员很好。《纸牌屋》第二季是因为奥巴马做了广告以后我看的。 我是觉得,它投放市场的模式比较新鲜,做好了以后一次性投到网络上,非常有意思,其实可能会带一些新的感觉。那么,我认为互联网未来跟电影的互动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不知道它的发展会怎么样,但是我们所说的电影是大银幕艺术,互联网不是个大银幕,这一点上我还没有想通,最后双方是怎么样交融的。因为大银幕要坐到电影院才能感受,互联网是小荧幕,再大一米两米也是小荧幕,所以我还没想好这个两边怎么融入,但我认为它会极大地改变电影未来的制作、观赏和市场的分享。就像现在,手机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信息、微信、微博占据了我们每天的生活。 为何选择乐视? “张昭跟我女儿一个学校” 记者:虽然您觉得你没想通互联网跟大银幕的关系,但我觉得肯定有很多互联网的人来接触您,尤其乐视最后打动您的时候,是什么理由打动您? 张艺谋:其实他们那时候没跟我说太多,你想第一次跟我见面,见完面我就定了,没说太多,不可能大家刚见面,就夸夸其谈。他们只是说我们的定位是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公司,哎!我就觉得这电影挺好。而且他第二个说,我们的员工平均年龄27岁,我说挺好。然后说贾跃亭是山西人,我说也很好,看着很朴实。张昭是海归派,跟我女儿一个学校,学导演的,我说那更好了。大概就这些,我们差不多两周就签约了,是“闪婚”。 看过《小时代》 “预感到会有尖锐的批评” 记者:您看过《小时代》吗? 张艺谋:看过,因为那是乐视发行的,所以第一场就让我去看,还跟着坐着谈了谈。 记者:您跟他都谈什么了? 张艺谋:我鼓励他。当然我预见了这个电影会有很多的批评,但我没有跟他讲我预见到的,我怕吓着他。我讲的都是正面的,我说你这个电影功课做得不错,你做的第一部电影,这个功课都做的挺有板有眼的。但我已经预感到,可能在社会上会有尖锐的批评出现,尤其是一些镜头,会引发争议,对吧?所以我没有往那说,我是从正面鼓励他的,当然这很像一个老人的心态了,对吧?(笑)我还是这么看,我认为其实大家应该宽容,我们长期以来让艺术高度意识形态化,我们吃过很多亏了。 我不是“国师” “我就是个老百姓” 记者:这么多年来,其实大家对你跟体制的关系也是一直好奇。 张艺谋:我们是一种恒定的(关系),大家跟体制什么关系我就跟体制什么关系,从来就是一个恒定的东西,我其实简单的说就是个老百姓,导了奥运会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改变,我还是我自己,否则我也不会因为超生这样(被罚款),对不对?所以我跟大家一样,老百姓跟体制什么关系我就跟体制什么关系。 记者:坊间称你为“国师”。 张艺谋:那个名字是害人的,招人骂。简单地说,其实我们的体制也罢,这个现状也罢,中国是个政治社会,所以它是我们这个国家的现状,其实只是在这个现状底下你要生存,你还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大家都一样,我们对这个国家有很强烈的期盼和希望。希望国家越来越发展、越来越开放,具体到我们电影审查制度,我希望越来越宽松、市场越来越开放。 其实是这样,我觉得我们大家都一样,没有什么忽远忽近,这都是大家猜测。我知道很多同行都猜,而且很多外行人猜,他们觉得我导了奥运会我似乎怎么着,我是不是可以随便进哪个中央领导的办公室?这不可能的。你问冯小刚,他导了春晚之后,是不是跟体制走得很近,随便可以到中宣部哪个领导办公室?我觉得这不可能的,他还是他,一样。 |